新能源电动汽车那么多,充电桩跟不上可不可以造一个流动的充电宝。就像我们手机一样可以随时冲呢?
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目前已经有这种形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挪移充电车,手机充电宝可以随身携带,但是电动汽车想要做到随身携带,目前来讲基本不可能。举个例子来说:以我知道的现在已经应用到量产车上的动力电池举例来说,能量密度最高的是微宏动力生产的cef052ea型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51.70wh/kg,拿蔚来的es6来讲,它搭载的是100kwh的电池,如果说搭载这种电芯的电池的话,不算电池包壳体及其他配件的分量,光电芯分量就到达约397.3kg(100*1000/251.7=397.298)。目前大多数挪移充电车应用于救援充电,少部分应用于日常预约充电,比如说蔚来汽车的nio power效劳。挪移充电的优势:挪移充电就像是配备给天生腿短的电动汽车的挪移奶妈。预约日常充电则可以让车主节约大量的时光,同时救援充电的业务有效的解决了车主因为没电而在路上抛锚的问题。挪移充电摆脱了场地的限制,在提高车辆的使用率、落低车辆用电成本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动车续航里程的焦虑,弥补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的问题。挪移充电为什么没有被大力开展:第一,挪移充电投入的成本太高,利润又比较低且资金回笼慢。目前挪移充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车载的“充电宝”,另一种则是配备储能电池或者是柴油发电机的挪移补电车。这两种形式的挪移充电都需要较高的成本,电池的成本占有极大一部分,此外还需要额外的维护费用,人工费以及挪移充电需要缴纳的交通费,业务的运营基本上可以说是入不敷出的状态。而且大型挪移电池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较大的体积与分量让它在运输的过程中白费了较多的资源,在电量传输的过程中又损失了较多的能量,违背了电动车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初衷。第二,挪移充电业务主营群体对于挪移充电的接受度不高。挪移充电主要面向c端(c是英文单词“consumer”的首字母缩写,c端指的是消费者个人用户consumer,c端效劳个人)用户,但实际上主要业务仍然集中于b端(b是英文单词“business”的首字bai母缩写,b端指的是企du业用户商家,b端效劳组织),即各类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和出租车公司等。随着充电桩商业模式的逐渐完善,c端用户对于挪移充电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低,这将导致挪移充电业务在将来变得可有可无。挪移充电将来趋势据了解现在已经有企业开始开发挪移充电机器人,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不断开展,在将来很可能会闪现充电桩、换电、挪移充电等多种充电形式共存的情况,届时出行将更为方便、省心。